金秋時節 乘用車市場全面復蘇
10月,我國乘用車產銷量達到208.4萬輛和211.0萬輛,分別環比增長1.6%和0.8%,分別同比增長7.3%和9.3%。在細分市場,除MPV車型外,其他三類車型產銷均呈現同比增長。進入“金九銀十”的黃金發展期,乘用車市場全面復蘇,迎來了高速增長,“銀十”成色十足。
?自主品牌 市占率持續上升
10月,自主品牌占有率實現同比增長,且增幅明顯高于行業總體水平,可謂10月乘用車市場最大的喜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86.9萬輛,同比增長12.4%;市場份額也上升了1.1個百分點,達到41.2%。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今年4月以來,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出現了連續幾個月的同比下滑,直至9月開始恢復,基本與去年持平,終于在10月實現同比正增長,這是一個逐步恢復的過程。
雖然10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實現了正增長,但1~10月總銷量仍處于下降區間。數據顯示,1~10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75.2萬輛,同比下降14.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7.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9.6%、48.6%和67.5%,與上年同期相比,自主品牌轎車市場占有率結束下降,呈一定增長,自主品牌SUV和MPV市場占有率依然下降,但降幅比1~9月有所收窄。雖然整體上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10月止跌回暖,表現出不錯的發展態勢,給自主品牌發展帶來很大的信心。
更值得關注的是,自主品牌陣營中,有一批企業發展勢頭不錯。長安自主品牌已經成為長安汽車集團重要的增長點。長安自主品牌10月銷量達到了161465輛,同比增長了30.5%,占長安集團總銷量的75.9%,其中,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112153輛,同比增長47.1%。自4月開始,長安自主品牌已經連續7個月實現同比增長,10月161465輛的銷量也刷新了今年單月的銷量紀錄,引領自主品牌發展。
上汽通用五菱10月的整體銷量達到17.9萬輛,同比增長19%,這也是其連續第7個月實現銷量同比增長。其中,五菱品牌10月銷量為13.17萬輛,同比增長50%;新寶駿品牌銷量為1.5萬輛,環比增長29%。自9月28日起開啟預售的五菱全球銀標首款旗艦車型凱捷熱度持續,目前銷量已突破5000輛。爆款車型的出現幫助上汽通用五菱實現了銷量的不斷提升。
10月,吉利汽車的銷量達到14萬輛,環比增長約11%,同比增長約8%,連續三個月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其中,領克汽車10月銷量為21868輛,環比增長約17%,同比增長約56%,連續四個月刷新領克品牌月銷量紀錄。吉利汽車旗下轎車10月的銷量為46040輛,SUV銷量為90430輛。帝豪轎車和博越系列車型銷量再次雙雙突破2萬輛,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
10月,長城汽車銷量達到13.6萬輛,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18%,創下月度銷量新高。紅旗品牌10月的銷量也達到2.3萬輛,同比增長93.6%;1~10月,紅旗累計銷量達15.3萬輛,同比增長103%。
?美系微增 韓法增量明顯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與上月相比,韓系和法系品牌銷量呈較快增長,美系銷量微增。與上年前十月相比,美系銷量降幅低于全行業水平,韓系和法系銷量降幅依然明顯。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同系別車型在10月呈現不同的發展態勢,與臨近年底,各企業都在千方百計提升銷量,完成本年度銷售目標有關。“不同企業會采取不同的策略,也會有不同的產品,針對細分市場做不同的營銷、戰略。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年底的幾個月會有非常明顯的表現,不同車系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市場表現。”許海東說。
北京現代是韓系銷量增長的絕對主力,事實上,韓系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市場占有率持續下滑,主要也是受累于北京現代銷量的下滑。北京現代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其終端銷量達到4.8萬輛,是今年最好單月成績,環比增長15.3%。其中,ix35、悅動等主銷車型表現出色,與9月相比均實現了顯著增長。10月,ix35終端銷量8155輛,環比增長了23%。10月剛剛上市的第七代伊蘭特,上市當天就收獲近千張訂單。截至10月底,第七代伊蘭特銷量達到11037輛,且每日訂單量仍在穩步增長。這款基于第三代i-GMP平臺打造的新車型,無論是車身外觀,還是在整體配置、車身尺寸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升級,銷量增長也就順理成章。
北京現代官方還表示,未來每年會保持1~2款新能源車型的投放,明年下半年就將投放新一代名圖的純電動車型。而且還會加快基于純電動技術平臺e-GMP開發新車型。受累于更新換代未能及時滿足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對本土市場重視不夠被認為是北京現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隨著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復蘇,北京現代也終于做出了改變,甚至開始加快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步伐,銷量的增長并不意外。
東風悅達起亞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其整體銷量達26484輛,同比增長8.10%,連續7個月實現上漲。主銷車型保持穩定增長,是東風悅達起亞實現增長的主要因素。截至10月30日,9月7日上市的凱酷總銷量已經破萬輛,且上升勢頭明顯;10月,智跑銷量達7167輛;KX3傲跑銷量為3632輛。1~10月,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量突破20萬輛,達到206337輛。值得關注的是,東風悅達起亞10萬元以上車型的銷量占比已達75.3%,產品結構開始優化。按照計劃,全新起亞嘉華將于明年實現中國本土生產。隨著結構的不斷優化,東風悅達起亞也成為韓系在華銷量增長的中堅力量。
隨著神龍汽車的系列新舉措不斷推出,法系車在中國市場上也似乎開始觸底反彈。9月,神龍汽車銷量環比增長28%,10月環比增長37.7%,連續兩月實現環比大幅增長。其中,東風標致10月環比增長38.7%,東風雪鐵龍10月環比增長36.5%。值得關注的是,10月的武漢車展期間,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雙品牌6天就拿到了654輛訂單,目標達成率超過128%。在10月神龍汽車文化節上,神龍汽車與襄陽公交集團簽約430輛訂單,并向中電投、人保、廈門萬量等大客戶交付約2500輛新車。盡管神龍汽車增長態勢能否持續還未可知,但開始嘗試改變的神龍汽車會給法系車型在中國市場帶來新希望。
?同比增長 環比下滑 德日系依舊是中堅
10月,東風日產以全新品牌形象再掀新風,全車系終端銷量11.6萬輛,同比增長7.4%,創下史上最佳10月銷售紀錄。市占率方面,東風日產1~9月累計上牌市占率達到11.9%,同比增長1.2%。
一汽豐田發布官方銷量數據,10月整體銷量達6.6萬輛,1~10月累計銷量達63.4萬臺,完成年銷目標的83%,同比增長6%,市場份額保持在4.2%,較去年同期提升0.6%。
數據顯示,廣汽豐田10月共銷售新車74,179輛,同比增長27%;其中雷凌家族、SUV家族以及凱美瑞月銷均破萬輛。今年1~10月,廣汽豐田累計銷售新車612998輛,同比增長13%,繼續保持上升姿態。
11月4日,本田中國發布10月在中國的終端汽車銷量。10月本田在華終端汽車銷量為18萬輛,同比增長22.3%,連續4個月創下歷年單月終端汽車銷量歷史最高紀錄。其中,廣汽本田10月終端銷量為85,520輛,同比增長25.8%;東風本田10月終端銷量為95,135輛,同比增長19.3%。
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日系車企銷量有明顯提升,但與9月相比,它們的銷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譬如:東風本田同比下滑8.41%,一汽豐田同比下滑23.32%,廣汽豐田同比下滑11.11%。上汽大眾10月銷售15.5萬輛,同比下滑8%,環比下滑11.43%;今年1~10月累計銷售118.6萬輛,同比下滑23.99%。德系車企也大致如此,一汽-大眾10月銷量為22萬輛,同比增長4.3%,環比下滑0.78%;1~10月累計銷售154.96萬輛,同比下滑9.89%。與南北大眾境遇差不多的還有德系豪華品牌北京奔馳和華晨寶馬,它們10月的銷量均出現兩位數的環比降幅。
盡管10月德系、日系銷量較上月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但1~10月,德系和日系的市場占有率總體仍處于上行區間,分別達到24.8%和23.6%,仍是中國乘用車市場的中堅力量。不過,由于企業不同的營銷節奏等因素,對于大多數德系、日系產品而言,尤其是那些暢銷車型,“銀十”的市場表現顯然要遜于“金九”。
?新能源乘用車大幅上漲
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6.7萬輛和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9.7%和104.5%,單月產銷第四次刷新了歷史紀錄。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4.8萬輛,環比增長15.6%,同比增長高達113.3%,單月銷量接近15萬輛,充分顯示了當前市場旺盛的需求和蓬勃發展的態勢。新能源乘用車也久違地再次迎來倍增的速度。在許海東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16萬輛的月度銷量頗有幾分出乎意料。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4萬輛和90.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2%和7.1%,降幅較1~9月大幅收窄9.5和10.6個百分點。
分析10月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恢復增長且月度銷量連續刷新紀錄的原因,許海東認為這與企業逐步找到市場方向并做出較好應對有關。面對高端化和低端化兩大發展方向,不同企業都有了不同的應對之策。當補貼大幅退坡之后,高端車型可以通過產品力和更好的服務降低對補貼的依賴;而低端車型可以用更好的性價比“不靠”補貼銷售。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在這兩端都有“引領者”出現,如Model 3和宏光MINIEV,市場自然會逐步向好。同時,系列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雙積分”比例的提升,未來兩個月可能有企業為應對積分要求加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由此推升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更好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10月,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產品整體銷量達29711輛,連續三個月蟬聯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上險數榜首。其中,宏光MINIEV零售銷量高達20631輛,再度奪得新能源市場銷量冠軍。宏光MINIEV也成為低端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隨著新能源汽車下鄉的持續推進,一大批具有較高性價比的車型開始收獲農村地區訂單,推動了低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開拓。中汽協統計的數據顯示,10月,特斯拉(上海)的銷量達到12143輛,環比增長了7.19%。蔚來10月的交付量也達到了5055輛,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上漲;理想10月銷量也再創新高,達到3692輛。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頭部企業均表現出不錯的上升勢頭。
與高端和低端需求上升明顯同時進行的,還有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復蘇。比亞迪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其銷售新能源汽車23217輛,同比增幅高達85%。分析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的原因,比亞迪認為與公司新推出的旗艦轎車漢前期累積的訂單逐步釋放;改款唐競爭力提升,帶動銷量增長;在相對較佳的補貼狀況下,公司加大新能源車推廣力度;國內市場對于新能源車的需求恢復良好等因素有關。比亞迪甚至宣稱,其11~12月新能源車銷量表現有望延續9~10月的高增長狀態。可以看到,隨著市場的復蘇,無論是高端品牌還是低端產品都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市場,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也都在持續發力,共同促進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向上發展。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判斷,未來兩個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將延續10月的強勢回暖,并有望在11月實現累計銷量同比增速由負轉正。“伴隨著北京增加2萬張新能源汽車牌照和上海由于政策變動導致新能源汽車搶購等情況,加之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積分等因素)仍有很強的追求,預計年末兩個月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將環比持續高增長。”崔東樹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