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股份業績下滑仍冒險參股盼達用車
冒險參股虧損的盼達用車, 并宣稱暫不考量盈利,力帆股份(601777.SH)豪氣的背后,是其業績持續下滑。
長江商報記者從其財報上發現,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1.21億元,延續2014年以來的下滑之勢。與此同時,其資產負債率攀升至77.91%,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起家于燃油車的力帆股份近年來豪擲數十億元在新能源領域下重注,此次參股盼達用車,則是其新能源戰略的進一步延伸及落地。
不過,目前而言,力帆股份身處內憂外患之境。公司自主品牌燃油車業務已被邊緣化,新能源汽車領域,去年因子公司騙補被抓了典型,受到的波及不小。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補貼資質恢復申報,越來越多的資本入局,市場競爭將為更為激烈。
10月11日,一家上市車企證券部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力帆股份持續加碼新能源,或是想以此擺脫被邊緣化處境。目前,新能源入局的門檻提高,力帆股份能否抓住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大發展機遇,創新和技術至關重要。
10月13日下午,對于力帆股份如何擺脫目前的困境等,長江商報記者多次致電力帆股份,但無人接聽。
參股盼達用車落地新能源汽車
在布局新能源領域路上,力帆股份根本停不下來。
10月8日晚間,力帆股份公告稱,為加快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布局和建設,公司擬對“東家”力帆控股旗下的重慶盼達用車租賃有限公司(簡稱盼達用車)增資1575萬元,獲得其15%股權。
盼達用車是由力帆控股戰略投資的共享汽車平臺。其主要采用分時租賃為用戶提供新能源汽車的出行解決方案。目前已在重慶、杭州、成都、鄭州等多個城市落地運營。
此次增資完成后,盼達用車的注冊資本將由1000萬元增至1億元。除了力帆股份外,盼達用車原股東力帆控股、重慶匯洋控股及自然人高鈺、盼達用車擬設立的員工持股平臺也將同時按照相同價格參與本次增資。
目前,盼達用車仍處于虧損狀態。財務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盼達用車總資產為8.856億元,凈資產僅為4.86萬元,稅前利潤總額為-5172.67萬元。
力帆股份表示,參股盼達用車是公司新能源戰略的進一步延伸及落地,可以有效整合公司現在新能源產業內部資源,對公司現有業務帶來協同效應,更高效率推進新能源戰略的實施,符合公司的發展需求和長遠規劃。
實際上,早在2013年,盼達用車所從事的汽車分時租賃業務就已出現,去年以來因共享單車概念而被冠以共享汽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不過,同共享單車一樣,共享汽車也存在盈利難題。在市場人士看來,力帆股份此時入局存在“賭”的考量。
對此,力帆股份董秘湯曉東曾對外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會是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落地的一種非常重要模式,盼達用車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做大規模,目前對盼達用車的盈利性問題并不做過多考量。以此看來,力帆股份試圖通過盼達用車將自己的新能源汽車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盼達用車所采用的新能源汽車絕大多數為力帆股份生產。市場預計,隨著力帆股份參股盼達用車的實施,盼達用車未來會優先考慮采購力帆股份所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從而間接推動力帆股份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發展。
傳統與新能源腹背受敵業績持續下滑
傳統業務邊緣化、新能源業務不順,力帆股份處于腹背受敵之境。
力帆股份的從事摩托車、汽車以及通用汽油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營業務主要有摩托車、汽車及其他,汽車主要是乘用車,包括傳統乘用車和新能源乘用車。
今年以來,力帆股份在汽車銷量上有些不盡如人意。
根據力帆股份發布的今年8月產銷快報顯示,當月銷售傳統乘用車6637輛,同比下降16.21%,前8個月累計銷售70497輛,同比增長0.08%。新能源乘用車8月銷售271輛,同比增長90.85%,前8個月累計銷售2242輛,同比減少46.88%。
從市場層面看,力帆汽車的銷量下滑在一定程度上與國內整體汽車市場的發展情況有關,且在當前的自主品牌傳統燃油車市場,力帆早已不在主流之列。其在新能源車領域的銷量數據大幅滑坡,在力帆汽車看來,是受去年騙補處罰事件影響。
去年10月,財政部發布公告,力帆乘用車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共計2395輛不符合申報條件,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1408萬元。此后,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被取消。直到今年5月,力帆汽車才恢復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車型資質和補貼申報資質。
實際上,近年來傳統業務被邊緣化,力帆股份在頻頻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
早在2015年5月,力帆股份曾推出定增預案,擬募資52億元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車能源站項目、智能新能源汽車60億瓦時鋰電芯項目等。去年,公司還聯手海博瑞德,布局新能源電控技術。
不過,截至目前,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車布局尚未進入收獲期。相反,伴隨著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巨大投入,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下滑。
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年上半年,力帆股份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14.17億元、124.11億元、110.47億元、62.98億元,同比增長13.34%、8.71%、-10.99%、24.10%。同期凈利潤為3.86億元、3.54億元、0.83億元、1.21億元,同比下降9%、8.33%、76.66%、32.02%,近幾年增收不增利較為明顯。
財務上,近年來力帆股份的資產負債率逐年上升,截至今年6月30日, 負債率已升至77.91%,遠超行業67.64%的平均水平。此外,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也是從2014年以來持續為負數,表明公司的資金流出較多,仍在對新能源業務不斷進行投入。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能源補貼資質恢復申報,涌入新能源汽車的資本逐漸增多,于力帆股份而言,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尚未形成強有力的品牌影響力,轉型新能源欲打“翻身仗”
入股盼達用車或許是力帆股份延伸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用互聯網思維應對傳統燃油車業務邊緣化的試水之舉。
艾瑞咨詢汽車研究總監聞文曾表示,力帆股份的汽車銷量和利潤下滑,除了政策及市場方面的客觀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其自身產品存在問題。在其看來,無論是傳統汽車業務還是新能源汽車,至少是目前,力帆股份還未形成強有力的品牌影響力和有效的競爭力。
正如一家上市車企證券部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所言,新能源汽車的門檻提高了,力帆股份將寶押在新能源汽車上,能否擺脫如今的困境,關鍵要看能否抓住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這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創新和技術。
力帆股份曾在2015年公布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整體規劃,即其“智藍戰略”,它包含了三大核心計劃,即“新藍產品”“深藍能源”和“泛藍生活”,有計劃地推出新產品。目前來看,這一規劃實施起來并不理想。
力帆股份似乎也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問題,并迅速轉型,積極擁抱新興業態的風口。力帆股份董事長尹明善曾公開表示,公司將擴大進出口業務和新能源汽車占有率,積極推動轉型升級,力爭全年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具體而言,共享汽車、網約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運輸及物流運輸領域將成為力帆汽車接下來的發展重點和應對措施。
力帆股份曾公開表示,力帆汽車將采用獨創的分箱換電模式,積極推動換電模式的國家標準的出臺,以達到“車電分離”的行業模式。
今年7月,力帆股份進入廣州市出租車市場,換電出租車賺錢效應高于分時租賃,有望在未來貢獻業績。此次入股盼達用車,占領盼達用車這一用車載體,既有利于推動其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發展,又延伸其產業鏈。
在上述上市車企證券人士看來,擁抱分時租賃、進入出租車市場,力帆股份為自身新能源汽車的入口,但這遠遠不夠。其認為,最終效果如何,要看力帆股份是否能形成強有力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力帆股份的短期財務壓力不小。截至今年6月底,其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0.84倍、0.69倍,債務高懸的情況下,短期資產變現能力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