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召開技術峰會,賽麟詮釋如何造好車
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同臺競技,是近兩年國內汽車市場上的新看點,一方極力標榜創新的技術方向,一方憑借雄厚的企業底蘊繼續大殺四方,而在電氣化和智能化的趨勢下,二者又不約而同地加重在新能源和智能駕駛方面的資源傾斜。“新兵”和“老炮”,機遇在左,挑戰在右,未來要何去何從?
近期,老牌汽車零部件巨擘企業博世做了次“東”,聚攏了一眾“造車新勢力”,打算一道找找答案。
此次技術峰會上,博世(中國)執行副總裁徐大全首先對博世當前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的戰略規劃做了介紹,并站在一類核心零部件制造商的立場上展望了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智能化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江蘇賽麟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曉麟博士作為受邀嘉賓,被安排到了“造車新勢力”的陣營中,而正如主持人介紹這位“學霸總裁”時提到的:“他是所有汽車公司董事長中最會開車的,也是所有賽車手中最會造車的”,王曉麟博士和他的賽麟汽車都不應該用一個標簽簡單地限定。
王曉麟博士一上臺就首先準確定位了賽麟汽車:造車老勢力,中國新面孔。
王曉麟博士,1999年開始從事汽車金融,2007年正式進入汽車制造行業,主攻方向就是電動汽車。2014年,經過深入細致的考察之后,具備濃郁美系跑車血統的賽麟品牌進入王曉麟團隊的視野,這一年,賽麟汽車亮相北京車展,宣布正式進入中國。
一個多年以來專注于新能源車的企業為何會要去收購傳統車企呢?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王曉麟表示:“新能源是汽車產業未來的希望,但真正讓我對汽車行業充滿敬畏的還是傳統車企”。從新能源車入手,再去并購傳統造車勢力,只有這樣,才能立足當下放眼未來。
新能源市場的崛起很迅速,不僅是在中國,在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的潛力都在直線飆高,反過來看就是燃油車在輿論中受到冷落。最近汽車圈的一個熱點就是禁售燃油車,不少國家紛紛宣布了自己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在國內,也有個別車企擬定了自己的燃油車停產時間,對此,王曉麟博士直言不諱,燃油車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混動車、電動車、氫燃料車、生物燃料車,未來,新能源汽車會以多種形式出現在市場上, 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燃油車會迅速退出。王曉麟博士指出,技術成熟度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國際經貿也會是個平衡條件。不少車企巨頭都是全球型企業,當一些國家禁售了燃油車,而另一些在國際貿易中舉足輕重的大國如美國、中國還沒有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時候,勢必會在國際貿易方面生出新的糾紛。
即使有兩級財政補貼、免購置稅、新能源積分、充電樁補貼、路權待遇等等優惠,但無論政策層面如何鼓勵,新能源汽車想要真正發展起來,一定要有一個前提,只有當消費者覺得新能源車使用便利、技術可靠的時候,這個產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普華永道做過預測,到2025年,純電動車的價格會到一個臨界點,也就意味著一輛電動車的造價、成本和傳統能源車能夠基本持平,這時候,在價格方面電動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會大增,但是,使用的方便程度是否能達到燃油車的水平呢?這其實是國家層面需要解決的問題,充電樁等基礎配套能否跟得上、用電成本會不會是個負擔、電網負荷能不能達標等,都將影響新能源車的實際表現。
作為過來人,造車老勢力的一員,王曉麟博士也站在行業的立場上和新進入造車領域的創業者進行了現場交流,給出了中肯的意見,王博士指出,新進入者當前需要重點考慮的是發展定位的問題。
王曉麟認為,做汽車不是做手機,后者可以通過迅速做出一款產品占領市場,然后在短時間內迅速迭代繼續穩定市場,但做汽車不一樣,不可能一個新勢力推出一款車迅速就能收到回報,做汽車是一個持久戰,需要各方面的資源積累。就目前而言,造車新勢力不僅要有長久的規劃,還要立足當下考慮如何成長的問題?,F在和未來,兩手都要抓,不想做未來的旁觀者,就要先立足當下,不斷汲取養分,讓自己的企業更加茁壯地成長。
王曉麟博士舉了一個例子,名聲響、規模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特斯拉,特斯拉的成功靠的是他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就其自身而言,特斯拉實際上一直處在虧損中。但這是在美國,特斯拉可以這樣活著,在國內,沒有這樣的資本運作環境和市場,不可能出現一個中國特斯拉。
王曉麟博士給出的建議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主機廠對自己要有一個準確的判斷,沒必要也沒有可能做到事必躬親,很多系統可以靠優秀的供應商提供,利用汽車工業100多年以來的技術積累,做好平臺集成,保障整車不要出問題。他也表達了自己一貫的觀點:汽車從來不是尖端產品,汽車是一個可靠的產品。不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中國新面孔,都離不開一流的、最優秀的、負責任的、有著強大研發能力的零部件企業。
最后,王曉麟董事長談了賽麟汽車,賽麟是實打實的造車老勢力。品牌誕生于1983年,作為職業賽車手,創始人史蒂夫·賽麟發現沒有任何一輛賽車能夠達到他對極致的要求,所以,干脆就自己打造一個品牌造車,被福布斯雜志評為2005年度全球十大最名貴車型之首的賽麟S7,就出自史蒂夫·賽麟之手。
現在,賽麟汽車準備在國內投產多款車型,首批三款車型中,賽麟S1定位為運動型高性能跑車,將推出電動和內燃機兩個系列版本,內燃機版本百公里加速只需3.7秒,即將在洛杉磯車展上正式發布并接受全球預訂;賽麟SUV,未來將推出純電、混合動力及機械增壓內燃機三個系列版本;還有一款是小型城市電動車——MyCar,直接對標電動版Smart,預計2018年6月會進行小批量試生產。
匠心+技術=極致,王曉麟博士做出了自己的總結,未來,賽麟汽車會進一步加強和一流零部件廠商的強強聯合,以現有的科技發展為基礎,以消費者為中心打造產品,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傳統內燃機車,也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只有讓消費者接受的車,才是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