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工業有應對汽車進口關稅降低的基礎
3月11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記者會上表示,要擴大開放,下調汽車及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擴大養老醫療等領域開放。這個表述正是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的貫徹落實。
![](/uploads/allimg/180315/12031534c-1.jpg)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迎面而來,我們準備好了嗎?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稱:中國汽車工業已經具備了下調一定比例進口汽車關稅的基礎,不懼關稅下調。師建華為何有此底氣?汽車關稅下調又將帶來哪些影響?
其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不是新話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拿出來討論一次。正如師建華所言:“WTO每一輪談判都會涉及關稅下調,我國作為WTO成員也不例外。只是每次談判各國訴求不同,內容也有所不同。”作為WTO成員國,我國汽車進口關稅已經有了很大幅度的調整,從入世前的70%~80%,下降至目前的25%(乘用車最惠國平均稅率),履行了作為WTO成員國降低關稅的義務。這一稅率水平雖然高于發達國家,但是并非最高,低于世界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汽車進口關稅。據了解,日本汽車進口是零關稅,美國是2.5%,韓國是8%,歐盟是10%,而印度、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國分別為60%、35%、35%和33%。師建華也表示,25%的整車整體關稅,完成了我國入世在一定時間一定比例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的承諾。
![](/uploads/allimg/180315/1203151X1-3.jpg)
“作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我國汽車工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當前已經進入結構性調整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汽車進口關稅在過去一段時間的確起到了保護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作用,但汽車工業不是靠保護來發展的。”師建華認為,當前我國汽車工業已經具備了一定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汽車進口關稅的降低不會對我國汽車工業不會產生太大影響。“進口車方面,不僅僅是受關稅影響。尤其是我國汽車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增長,一些進口汽車的消費往往不受關稅影響,關稅低點或高點并不會對這部分人群的消費產生太大影響。”這點從平行進口汽車業務的擴展過程可窺見一斑,汽車進口很大程度上對車輛本身的要求要高于價格等因素的影響。
同時,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業水平的提升,尤其是本土汽車品牌競爭力的增強,使我國汽車工業在面對進口汽車的競爭時有了底氣。而且,作為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之一,幾乎全世界大部分主流汽車品牌在中國都設有合資公司,汽車進口關稅的降低對這些合資公司的在華戰略影響不大。一般而言,汽車關稅與一國汽車工業發展息息相關,也與參與雙邊談判的經濟主體國情有關。在入世的十幾年間,我國保留了一定比例汽車進口關稅,而降低了其他領域的關稅。當我國汽車工業具備了一定競爭力之時,適當降低關稅,在對我國汽車工業不造成太大影響的情況下,有利于完成我國降低關稅的義務。
不過,師建華也表示,具體降低多少汽車進口關稅,還要看WTO成員內的談判,目前也不好說具體降低至多少合理。